这是一段同心同行、携手共进的征程;这是一份砥砺奋进、勇于拼搏的担当;这是一种追逐梦想、不忘初心的使命。2024年12月12日,从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上传来好消息:民革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委文化支部获评第三批“民革示范支部”,民革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委“中山博爱之家”入选第三批“优秀民革党员之家”。在这次表彰中,民革江苏省各级组织中同时获评全国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示范支部的仅两家,民革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委即是其中之一。
江都古称龙川,起始于唐代,如今的江都是全国首批“中国花木之乡”。民革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委文化支部的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民革扬州市江都区支部,现有党员19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2人、高级职称3人,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0人。支部党员中,有荣获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优秀人大代表”、多次被评为民革江苏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的徐静,有荣获江苏民革“三杆四爱”人物和“定点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市区两级“最美同心人”的顾吟秋,有获中国县市报新闻一等奖的栾碧军,有获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的俞继东,有被评为“扬州民革好人”的孟伟……文化支部是一支年轻活跃、温馨向上的队伍,支部党员有朝气、有活力,有想法、会创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支部建设、民革事业发展乃至统战工作推进而不断努力奋斗。
思想建设稳步推进。从中共十八大到二十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支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成立各类“学习小组”“工作专班”,举办活动有方案、重落实、达成效。在示范支部创建过程中,支部成立“创建专班”,专程前往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支部的兄弟市民革组织学习经验,并按照创建内容分组包干、每周交流,支部党员用过硬的思想作风和精神面貌确保创建工作高效完成。
支部发动党员积极参加民革、政协、统战系统组织的各类征文活动,组队参加民革扬州市委会组织的演讲比赛、中共扬州市江都区委统战部举办的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屡获佳绩。近年来,支部组织党员走进上海宋庆龄故居、无锡王昆仑故居,参观上海四行仓库遗址并集中观影《八佰》,探寻重庆统战革命历史,实地参观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行走中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支部党员发挥专业特长,主办或主讲各类“中山博爱讲堂”“中山议政会”,累计发表宣传类稿件240余篇,其中被民革中央网站、《团结报》和江苏民革网站采用百篇以上。支部通过举办或参与各类活动,兼收并蓄、博采众民,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构筑思想工作“硬支撑”。
组织建设提质增效。支部一直把党员队伍梯队建设、吸纳高层次人才作为党派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骨干党员、后备人才培养,每年积极申报、派员参加民革扬州市委会、区委统战部举办的各项培训活动。党员队伍从无到有,从前身民革扬州市江都区支部2013年刚成立时的5人小组,到如今的19名党员组成的民革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委文化支部,党员们来自全区农业、经济、医疗、文化、教育、法律等各个行业,在推动江都高质量发展、“重振江北第一县辉煌”中,发挥专业优势,贡献民革党员的智慧和力量。2021年以来,支部党员有15人次被民革江苏省委会、32人次被民革扬州市委会授予各项表彰,有力展现了“走在前、做示范”的新气象、新风尚。
2018年12月,民革中央向全党发出“建设民革党员之家、强化三个阵地意识”的号召。民革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委领导班子决定,积极响应号召,举基层委全体之力,开展党员之家创建工作。作为民革扬州市江都区支部的前身,支部率先全情投入到民革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委“中山博爱之家”的各项建设工作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革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委“中山博爱之家”于2023年11月正式建设落成,建设面积1100平方米,设置有民革党史、发展历程、交流园地、书画艺术长廊、会议室、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十个功能区,融合了民革党员之家、区委统战之家、企业统战基地、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等平台为一体。自建成以来,支部已在“中山博爱之家”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学习交流活动,并接待了来自各地民革组织及统战系统超千人次参观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支部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每年年初的支部党员大会上,会议议程的重要一项,就是组织学习、对照落实、讨论修订、表决通过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如今在支部“中山博爱之家”的制度专栏,《支委分工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微信群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醒目张贴。
参政议政成果丰硕。自成立以来,支部累计已有120多篇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提案议案被政协、民革、统战等部门采用。其中37篇,有的被民革中央调研部专门约稿,选作民革中央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发言素材;有的被民革江苏省委会采用后,报送民革中央并单独采用或作为江苏省政协各类专题会议的民革界别发言;有的被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采用或推荐给《挚友》杂志;有的被江苏省政协转报全国政协;有的作为全国和省级两会提案素材;有的被民革扬州市委会选作扬州市政协会议上交流发言,或作为集体提案提交市两会……多年来,支部的参政议政工作,在民革扬州市各基层组织中,始终保持领先。每年的市、区两会上,都活跃着支部各位党员积极建言献策的身影,他们为“好地方”扬州建设,发出越来越有力量的民革声音。
社会服务走深走实。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特色优势,组织党员长期坚持深入社区乡村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打造民革品牌。每年举办“3·12”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暨生态修复植树造林活动;在共建的商贸城社区、仙女镇横沟村、郭村镇张倪村,来自各行业的支部党员受聘担任法律、文化、园艺、税务顾问,定期举办主题丰富多样的“中山博爱讲堂”;每年坚持“送医下乡”暖冬行动,选择远离城区的边缘乡村,将来自民革组织的温暖关怀送给最需要的人群,累计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支部党员书画家顾吟秋、金桂清、华续先等,把对民革的热爱融入笔墨丹青,积极参与区政协、区委统战部举办的各类书画展,报送作品参加民革江苏省委会和省市政协书画展览活动,每年志愿参与支部举办的送书画到企业、进校园、入乡村活动。支部积极响应民革中央号召,数次赴贵州省纳雍县,捐赠画作定点帮扶;多次奔赴边远地区农村小学,为留守儿童送上文具、课外读物等爱心礼包,把保健讲座、书画课堂开到班级,呵护雏鹰健康,点亮边远乡村孩子们的人生梦想。支部还发挥民革界别特色,与台湾在扬大学生举办联谊活动,党员书画家现场泼墨挥毫,共叙两岸一家亲。
博爱龙川潮、共画同心圆!支部将积极践行民革中央提出的统筹推进“四位一体”建设要求,发扬“三杆四爱”新风尚,为民革基层组织建设贡献更大作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5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1749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