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茶亭”位于莫愁湖西南,是建邺区重要的地标。附近有公交站台叫“大士茶亭”,周边有茶亭村、茶亭社区、茶南等小区,有茶亭西街、茶亭东街等道路,建邺区文联有文艺内刊叫《茶亭》,可见其影响颇大。
但是,翻遍《同治上江两县志》《万历应天府志》等历代志书,均不见传说中“大士茶亭”“观音大士庙”的记载。据笔者查考,“大士茶亭”一名,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1984年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南京市街巷名册》和同年出版的《南京市地名录》。后者在“茶亭东街”条记载:“明朝建有观音大士庙,后有人盖凉棚卖茶,故称大士茶亭。1958年分东、西茶亭。”这里的记录没有书证,只是编者根据民间人士的记忆和口述,“存此立照”地记录一下而已,略比语焉不详好些。
《南京市地名录》还介绍,南京水西门外过去有个江东公社,公社下面有个茶亭大队。公社境内曾有明代皇家堆放木材的“皇木厂”、郑和下西洋建造大船的“龙江宝船厂”和唐代诗人李白笔下“二水中分”的白鹭洲。明清时期,江东门一带位于秦淮河下游,河水入长江的交汇处,是婺源木业、茶叶等商人,以及南北货商人的聚集地。此外,这里农田密布,沟渠纵横,水塘众多,水产丰富,是南京“水八鲜”(藕、菱、茭儿菜、茭瓜、芋、水芹菜、慈姑、荸荠)的主要产地,当地农民将收获的水产和粮食,肩挑车推,进城出售。由于路途较远,有人在“大士茶亭”这个地方,建亭供茶,让他们歇脚纳凉,喝茶解乏。民间传说,有一位名叫“大士”的和尚,怜悯口干舌燥的农民,化缘集资在此建亭;一说是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显灵所建。甚至有文章称“大士茶亭为四角凉亭,亭内有石桌石凳,桌上还置有瓦罐和碗,罐内有凉茶,供歇脚的农民们饮用。凉亭柱子上有一副风趣的对联:吃一盏何分尔我,坐片刻各自东西。”描述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今人“小说家”的想象罢了。
最近,江西婺源学者王鸿平提供了一本记录上新河木商、慈善家、诗人俞焕编著的《志愿亭诗集》和一篇珍稀文献《诰授奉政大夫焕章俞君新修金陵上新河茶亭记》(以下简称《新修茶亭记》,见于宣统三年修撰的睦仁堂《龙腾俞仕宜公支谱》卷12),为我们解开了“大士茶亭”的重重迷雾,原来这个茶亭与江西婺源的同乡同宗、先后在上新河经营的两位俞姓木商、茶商有极大的关系。
大士芳名 或姓俞氏
“大士”,古代除了是观音菩萨的通称外,还指德行高尚的人。《韩子外传》卷九记载,孔子与子贡、颜渊等游戎山,弟子们各言其志,颜渊说欲得明王圣主为之相,以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孔子赞曰:“大士哉!”古人也称崇佛行善之人为“大士”。因此,“大士茶亭”的“大士”极有可能是对某位慈善人士的尊称。那么,这位“大士”是谁呢?从王鸿平提供的《新修茶亭记》中我们发现了颇有价值的线索。
《新修茶亭记》作者王曜南,字灿文,号敬斋,清代婺源人。廪贡生,曾三次乡试不售,遂弃举业,潜心经学,授徒为生。道光五年(1825)受聘纂修《婺源县志》。咸丰元年(1851)坚辞孝廉方正荐举,主讲于紫阳书院。著述甚丰,有《礼书条考》15卷等传世。
《新修茶亭记》写于道光二十七年,为俞焕章新修茶亭落成而作。亭记介绍了上新河茶亭的创建和倾毁情况:
亭在上新河里首,故朝议俞晓园先生建也。其地空旷邻江,无山岩之幽,无林木之荫,往来行旅络绎。春之雨,夏之暑, 秋冬之风雪, 劳无所憇,渴无所饮,盖甚苦之。先生悯焉,始建是亭。亭以内为之庵,庵置产,俾僧煮茗济渴。又亭前置义冢地,俾有客殁无归者,于是乎殡。生死兼济,意至厚,恩至渥,甚义举也。居其地者感激称德,佥奉朝议之主,祀于庵,志感也,表德也。亡何,朝议殁,垂数十年风雨之漂摇,江潮之浸渍,梁楹墙壁,渐就败坏。
从这段文字看出,上新河茶亭的最初建设者是婺源木商俞焕(1703—1778)。据光绪《婺源县志》记载,俞焕字文光,号晓园,婺源长滩人。自少风流倜傥,以木业发家,资产雄踞吴、楚间,即长江中下游一带。为人慈善, 积而能散,曾在饶州(今属江西上饶市鄱阳县)、苏州、金陵出资建会馆。他客居金陵最久,乾隆二十一年(1756)江南发生大饥荒,布施棺木,购地设置义冢;二十八年又捐巨资修城,多次受到朝廷嘉奖,后加赠官阶至盐运司加二级,授中议大夫。当时“称义举者,必以俞焕为首屈一指”。
俞焕在上新河一带捐资购地,创建义塚和修建茶亭的事迹,受到众多文人学者的称颂,江南才子袁枚欣然为之作《俞氏义冢碑记》。俞焕将众多诗作收集起来,编为《志愿亭诗集》刊行。这本书非常重要,书中附有《志愿亭图》,不仅为我们了解俞氏善举,更为我们探究上新河地理和茶亭情况,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上新河人陈翥祥在《义冢图说》中说:“晓园所置义冢,滨大江之南,居紫金之上游,在上河小半边街通衢路傍,地广百亩。其地西南直通大路,东北水沟为界。……自乾隆二十一年晓园买地,施棺助葬,建庵造亭,挑沟培土,冬汤夏茗,岁无虚日。旁起店屋、庄房,收租取息,供僧看守,为久远策。恐日久累紊,因绘图勒石,俾后之览者了如指掌云。”由此可见俞焕所购田亩、所筑义塚、所建茶亭的位置,其建设时间约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之间,距今有260多年。
《志愿亭诗集》中还有上新河人王卢先写的《志愿亭记》:
余乡僻处江干,为各省士商往来丛集之地,风尘仆仆,里无亭舍,倦者不得息,渴者不得舒,苦赤日者不得阴,避风雨者不得所。欲构数椽,以便行旅,而有是志者无是力,有是力者又无是愿。晓园俞君随父兄贸易,来省有年,乃慨然独任,曰:“此余先君志焉,而未之逮者,吾愿继而成之。无以是为旅人忧,即无以是为余先君戚。”于是,庀材鸠工,辟地而构造焉。基址坚凝,规模崇伟,瞻望及之,巍然一乡之锁钥也。岂止供汤茗、憩劳顿,为惠于远人哉!而俞君若不自居其功者,无伐善,无施劳,颜氏之愿即颜氏之志。俞君殆欲追其风规欤!吾乌能测其志愿之所至也。聊以名其亭。俞君讳焕,字文光,晓园其号也,世为新安婺北之龙溪人。新河里人王卢先拜撰。
结合王曜南《新修茶亭记》和《志愿亭诗集》其他诗文可知,“志愿亭”实际上是一座“茶亭”。俞焕在上新河义举众多,除了购地百余亩建义塚“乐得邙”外,同时在附近建有“望佛楼”“安仁庵”“志愿亭”“栖幽所”“如来柱”“泗州庙”,以及茅舍等,供行人歇脚饮茶、躲避风雨。“志愿亭”茶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此义行善举,非资本雄厚的大德“大士”,何人能为?
俞氏的善举,时人感激备至,诗人施用中为之赋长诗:
有客骑驴过秣陵,行人道上口碑称。共说新安羡君子,侨寓三山沛泽宏。周贫恤乏等闲事,拯溺救焚无不至。去年疠疫病民多,施棺千所尤非易。几多白骨露堤边,黄金不惜慰九泉。断魄残魂无泣诉,良辰施食化纸钱。掩埋复建栖幽室,敬服先生周且挚。经营辛苦费婆心,赢得芳名称弗置。谁知犹念及行人,劳劳不息在风尘。创造邮亭堪驻足,冬汤夏茗自朝昏。博施惠爱畴能比,终日拳拳犹未已。鸠工又大费黄金,建竖高楼傍江倚。金壁辉煌花满林,楼名望佛奉观音。不识君心原是佛,却取如来印素心。凡兹不谓高声价,身从志愿无虚假。噫!其为人也真好善,好善可优于天下。
俞焕所建的茶亭和望佛楼中供奉有“观音大士像”,应该就是《南京市地名录》书中所说的明朝“观音大士庙”和后人所盖凉棚卖茶的“大士茶亭”,只是由于记忆的误差,时间应为“清初”而非“明代”。
上新河茶亭实名“志愿亭”,是俞焕的本意,但是乡人感激“大士”的盛举,心中念念的是“大士”的盛德,口中传颂的就只有通俗易记的“大士茶亭”了。乡人把德高望重的俞氏的像也供奉于庵中,茶亭因为祭祀两位“大士”,“观音大士”和“俞氏大士”,于是“大士茶亭”更脍炙人口,而忘了它本来“志愿亭”的名字。
茶亭所供应者,夏天为凉茶,冬天为姜汤,因为是行善结缘,故茶亭供应的茶汤当然是免费的。《志愿亭诗集》中许多诗中曾提及茶名,如“茶烹雀舌布仁风”(汪国模),“夏说龙团冬说汤,解渴怯寒施惠济”(施兆三),“龙团煮熟有清幽”(余怀坦),“新安香茗消烦渴”(潘成龙),“茗煮银针绝世埃”(王墺)。“雀舌”“龙团”“新安香茗”“银针”等,这些有名或无名的茶叶均为茶商家乡所产,或贩运过程中从各地采集。其实,只要“茶熟炉头消客渴,亭当驿路息烦愁”(余立本),至于茶的好坏,对于劳苦大众客随主便,哪有讲究,哪有时间品评呢?
上元程廷祚(1691—1767)曾为《志愿亭诗集》题诗,中有:“新安乐善最殷勤,行谊如君迥出群。正喜高文袁太史,肯题彩笔上干云。”由此可见,茶亭的题额者为江南才子袁枚。
茶亭曾毁 婺商重建
茶亭自乾隆时期建成之后,到道光中后期,时间过去了近百年,建筑多有毁损,正如王曜南在《新修茶亭记》中说:“至于今,势遂有倾圯之危,居人见者皆扼腕,谓无穷之芘,无穷之泽,必将一旦扫地而空,岂不可惜!惜行旅之不幸,亦惜俞氏之伟绩以坠,而芳徽不留也。”
道光二十五年,俞焕的族人,茶商俞焕章晚年游历金陵,见茶亭即将毁坏,“慨然兴起,有捐金修理之议”,于是,召集“诸宗人诣是亭,俯仰审视”,说:“茶亭和义塚建筑损坏太严重了,小修小补无济于事,非拆了重建不可!”因为工程巨大,耗资不菲,众有难色,俞焕章毅然决然地说:“往昔乡贤曾以一人之力创建此亭此园,今天我们宗人集腋成裘,还不能将此亭园修复吗?如果你们信得过我,那就让我奉命来牵头恢复吧!”大家先是愕然,后则欣然从之,于是选择良辰吉日开工修建,“以其临江水溢,积土石而增其高,亭及庵尽更其旧,义冢亦坊以石,水患悉去”,历时3年,耗资三千余金,“亭更巍然焕然”,比当年俞焕初建景象更加宏伟壮观。俞焕的孙子看到工程完成,感慨道:“吾祖之志,先生续之;吾祖之绩,先生复之;吾祖创其始,先生永其终。人始以祀吾祖,吾今当更以祀先生。”因此,大士茶亭的建设者中,又多了一位兴废重建的“大士”俞焕章。
俞焕章(1784—1860),名其澍,字焕章,婺源龙腾人。《婺源县志》有传。他修复茶亭的事迹在其家谱的《俞焕章行状》中也有详细的记载:“金陵上新河有茶亭,亭以内为庵,庵以外置义冢,族晓园都转建也。年湮世远,倾圯弗堪,府君独力改作,以其临江水溢,积土增高,亭及庵尽更其旧,义冢亦坊以石,水患悉去。盖费三千余金,视都转当日殆周且密焉。由是渴者复获饮,死者复获殡。高其义者,遂奉府君长生禄位与都转并祀其中,所感者亦深矣哉。”(宣统三年修撰的睦仁堂《龙腾俞仕宜公支谱》卷14)这为我们了解茶亭的历史提供了更加充实的资料。(作者系民革南京市六合区总支部副主委、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副主任医师)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639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