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张执中与“沈航一号”

发布日期:[ 2020-09-02 ]   点击:[ 7075 ] 作者:[ 张云和 ]

编者按:“沈航一号”作为学校研制成功并飞上蓝天的飞机,是极具时代影响的。它的成功,生动诠释了沈航人的“沈航魂”。同时,“沈航一号”的研制,凝聚了众多技术人员的心血与汗水,张执中就是其中一位。值此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我们特别走访了“沈航一号”研制组人员张执中之子张云和老人,听这位南京民革老党员讲述这一段他经过的历史。



2018年,我收到了一份来自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快递。包装一打开,墨绿色的机翼映入眼帘,与我脑海中父亲时常讲起的“沈航一号”的影像慢慢重叠,也使我再度想起自己在机库度过的童年时光,以及父亲与“沈航一号”之间的点点滴滴。


在此,向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领导和有关部门、有关人员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原沈航校院办主任赵延华、原校实习工厂厂长龚绍雄的帮助。


缘 起


“沈航一号”是沈阳航空工业学校(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沈航校”)计划于1958年国庆节前完成,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2个五年计划(1958-1960)的第一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沈航校贯彻执行中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校党支部及校领导周华仁、韩志华经多次讨论,于1958年7月15日做出试制小型轻型多用途飞机的决定,并指定由韩志华副校长负责。机名暂定为“国庆号”,意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后因试飞人员的变动(原定沈航校龚业悌,后改为沈空试飞员方新林中尉),未能赶在国庆前完成,故更名为“沈航一号”。


我父亲张执中便于同月,从沈航校实习工厂被抽调参加其研制工作。父亲此前曾先后在中美合资的中国航空公司、新中国民航重庆站(负责维修保养两航起义的C-46、C-47飞机)工作,于1952年调入沈航校实习工厂工作。


研 制


“沈航一号”的研制,主要由韩志华副校长负责组织人员完成,并选定苏联制“雅克-12”机型为仿制对象。


学校派黄国才老师到长春航校调取相关资料,但只取回两本使用维护说明书和部分图纸。由于这些仅有的资料,不能满足研制需求,学校飞机专业的315、316、317班的应届毕业生在完成在112厂的实习归来后,暂停了原定的毕业设计,立即前往沈阳东塔机场,投入到对“雅克-12”的实物测绘工作中。测绘结束回到学校后,设计组陆续完成各部分的设计图样。当时,大部分工作是设计、工艺、加工三结合同时进行的,遇到问题便当场讨论、协调,当场研究决定再进行试制,有问题时再研究再改进,这样的工作方式大大地缩短了工作流程,加快了工作进度。


1958年7月30日起,研制组先后在沈航校实习工厂完成飞机部分部件加工,在沈阳滑翔机厂完成机翼加工、机身蒙皮及喷漆等工作,并于10月1日完成飞机的总装工作。航校行政及后勤部门也大力支持这项工作。


至此,“沈航一号”的研制工作顺利完成。研制期间,时任校长、飞机制造112厂厂长牛荫冠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向毛主席汇报了“沈航一号”飞机的研制情况。


据了解,“沈航一号”总体类同苏联的雅克式、拉式,为上单翼低平尾气动布局(为飞机提供升力)、后三点起落架、单发活塞螺旋桨动力装置(为飞机提供向前动力)的四座轻型多用途飞机。飞机总长8.76米,机身最高2.38米,机翼最长为12.09米,最大起飞重量为1.5吨,时速最小90千米,最大可达170千米,最高升限为4千米,可在简易机场跑道上起落,在全国校制飞机中名列前茅。


试 飞


飞机总装完成后,仪表和无线电系统的单体、联动试运行由沈航校师生共同完成,机械装配、地面调试等工作则均由父亲张执中负责带领参与学生共同完成,如起落支架减震装置调整、发动机的试车、飞机重心的测定,及飞机地面的滑行等检验项目。


飞机经地面试车和地面滑行检查后,各项数据均符合预定要求,最后又由沈阳空军指定的质量检查组与沈航校以张执中为首的检查组共同检查。父亲张执中之所以在最后试飞前,被军方指定为校方的检查负责人,是因为军方了解到他不仅是“两航起义”参与者,还曾在中国航空公司机务组工作,有长达19年的运输机机械师资历。


经双方检查组复查认可后,1958年10月7日下午2点40分,在气象条件符合飞行要求的情况下,首次试飞正式开始。时任辽宁省副省长王梓水,时任辽宁省委文教部部长王堃、教育厅副厅长肖文,时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鼎、刘寅,时任中央沈阳市委书记徐少甫,驻沈阳空军部队吴铁岩中校等参加了首飞典礼。


首飞由沈阳空军方新林中尉完成,飞机在滑翔机厂上空飞行约20分钟后,安全降落,顺利完成“沈航一号”飞机的首飞任务。首飞成功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各大媒体刊发消息,辽宁电影制片厂为“沈航一号”试飞成功拍摄了新闻短片,《人民画报》刊印了“沈航一号”在空中飞行的英姿,《东北日报》则详细报道了“沈航一号”的试制过程,并于文中特别介绍了张执中的事迹。


参 展


“沈航一号”试飞成功后,于1958年10月13日由专用火车运抵北京,参加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举办的“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沈航校实习工厂张执中技师随同前往,负责飞机的组装、机械调试、重新喷漆及维护保养工作。学校还同时派出学生曲家贵、陈久臻、魏宝先及学生解说员温玉莹,共同完成“沈航一号”展览期间的全部工作。


1958年10月14日,“沈航一号”运抵北京,停放于清华园火车站,并于10月20日重新总装后,喷漆美容。11月1日,“沈航一号”如期在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亮相。展览期间,中央领导朱德、陈毅、贺龙、胡跃邦、胡克实等,以及来自朝鲜、印度等32个国家的外宾参观了展会,温玉莹的解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朝鲜金日成主席当场送给她一枚中朝友谊纪念章(为志愿军离朝回国特制的纪念章)。长达60天的展期里,前来参观的观众共有104万人次。


参展结束后,“沈航一号”再次回到沈航校,重新组装后停放于机库,有关资料存档。不久,1963年8月,父亲张执中便离开了沈航校,调至苏州长风机械厂(生产航空用仪器仪表)工作。


多年后,由于飞机的蒙皮老化,其它机件也未作任何维护保养,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沈航一号”严重破损,其存档资料也不复存在,这件具有校史和时代印记标志的“文物”就此落幕。


影 响


“沈航一号”是1958年全国教育战线研制出的第二架上天的飞机(见附表),但它却是全国中等专业学校研制的第一架飞机。它的诞生,不仅是教师教学成果与学生学习业绩的体现,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范,更是沈航人实干精神的最好诠释。如今,沈航人在我国航空工业的各条战线上,以“沈航魂”的精神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同时,60多年来,我们的祖国从仿苏式起步,潜心钻研,不断创新,如今已可生产出各种用途的军用、民用飞机,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这背后,有无数如“沈航人”般严格施教﹑刻苦求学﹑团结实干﹑敬业奉献的航天人的共同努力,更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附表:1958年全国教育战线试制小型飞机一览表(大学试制2架,中专航校试制3架)

架次排名        飞机命名                                       试飞时间           试制单位

第一架    北京一号                                              1958年             北京航空学院

第二架    原名国庆号,后定名为沈航一号              1958.10.7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第三架    延安一号                                              1958.12.3         西北工业大学

第四架    黑龙江一号                                           1958.12.16       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

第五架    红旗一号                                              1958.12.22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作者为南京市民革党员)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